中国画需要“大写意”!

观点 浏览:2025 ▪ 2023-11-27

  “写意”、“大写意”,作为中国画的画法由来已久。“写意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“忠可以写意”,解释为“公开地表达心意”。它是超越时空的创造,使中国画保存并不断加强和显示着她“超以象外”的东方气质。从先秦至隋唐,从隋唐至宋元,从宋元至明清,“写意”一脉传承,不断超越:岩画、彩陶清新本真的描画;玉器、青铜神妙狞厉的远古气息;顾恺之飘逸若神的精彩绢绘;王维“凡画山水,意在笔先”的论调;白居易《画竹歌》“不从根生从意生”的言词;张彦远在《历代名画记》中论顾恺之画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、“虽笔不周而意周”;欧阳修“心意既得形骸忘”、“古画画意不画形”的诗句;苏东坡论吴道子画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”之说。

中国画需要“大写意”!

国画 观点 大写意
打开链接阅读全文...
上一篇:潘天寿:书画不是比拼苦力,艺术是比拼境界

下一篇:颜楷入门为什么选《多宝塔》,而不是《勤礼碑》

随机内容

© 2012-2025 米艺术

陕ICP备12008717号 陕公网安备 61030502000103号